1、立即坚决停止使用奶瓶,停奶瓶必须彻底。在宝宝不饿的时候尝试亲喂,在宝宝饥饿的时候,用小勺或手指哺乳法喂养,或者用喂奶辅助器来辅助亲喂。总之,不要使用奶瓶。很多妈妈不舍得看到宝宝烦躁哭泣,一旦宝宝哭闹起来就又拿出奶瓶了。这样的方式教给宝宝的是:必须哭闹才会得到奶瓶,而且只要坚持哭闹,坚持不吃母乳,妈妈一定会给奶瓶的。很多妈妈声称纠正了一个月甚至更久,大人孩子都受尽煎熬,却始终不能成功,就是因为没彻底停止使用奶瓶。妈妈要记住,如果不彻底停奶瓶,时常在宝宝哭闹的时候拿出来用,那就是在人为延长宝宝的混淆,让宝宝受更多的折腾。
2、提高奶量。乳头混淆宝宝的妈妈,通常也都受到“奶水不足”的困扰。乳头乳晕缺少宝宝吸吮的刺激,奶量上不来是很正常的。奶水越少,宝宝越不爱吃。宝宝越不吃,奶水就越少。这个恶性循环的打破除了要纠正宝宝的乳头混淆,妈妈提高奶量也是当务之急。乳头混淆的宝宝吃不到心爱的奶瓶,都会哭闹的。妈妈或其他家人要允许宝宝用哭泣表达不满,也要温柔慈爱的给予安慰,更要对纠正计划坚定乐观。一看宝宝哭闹就慌张了,焦虑的抱着宝宝,甚至就此变卦,都是不恰当的做法。尽管有的妈妈以惊人的毅力一直把奶吸出来用奶瓶喂到宝宝1岁甚至更久,但其中的辛苦和不便都是巨大的。更常见的是,乳头混淆没得到纠正的宝宝早早的结束了有母乳吃的幸福日子。
3、纠正乳头混淆要尽早。宝宝越小,使用奶瓶的时间越短,纠正乳头混淆就越容易。纠正方法也没有更多选择,就是停止使用奶瓶,在宝宝重新接受妈妈乳头之前使用小勺喂奶,或者“手指喂奶法”等任何宝宝能接受的奶瓶以外的喂奶方式。
4、最好在宝宝不太饿,心情好的时候尝试给母乳。这样宝宝会更有耐心多尝试一会儿。有的家长以为,饿着宝宝,宝宝最后就不得不吃母乳了。这是错误的。饥饿的宝宝不会有耐心来探索吸吮母亲乳头的技术的。妈妈可以先抱着宝宝玩,让宝宝接近胸部,然后自然的把乳头送到宝宝嘴边。不要突然喂母乳,不要强迫喂,也不要过于频繁的尝试喂奶。这都会让宝宝更讨厌吃母乳这件事。

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看法:
发表评论